今天從根室出發,先到納沙布岬、風蓮湖、春国岱,再到野付半島,最後下禢川湯溫泉
↑今天活動的範圍
先來介紹一下根室十景~~
↑除了昨天去過的車石,今天會去風蓮湖、春国岱及納沙布岬都是屬於根室十景
【 納沙布岬 】
除離島之外,這裡是日本本土最東端,是一般人可以到達的日本最東端點。
↑四島之橋〈四島のかけはし〉和祈禱之火,是為了祈禱歸還「北方領土」而製做的
巨大象徵像。這座高13公尺、底邊長35公尺,採特殊耐候性鋼板製成,歷時3年的時間
在1980年9月27日完工。
↑和平鐘
↑北方領土所指的四個島是:國後島、擇捉島、色丹島、齒舞群島。
↑遠望朦朧之處有那沙布岬燈塔
↑納沙布岬是北海道最早日出的地方,元旦當天會有很多人來到
這裡觀看第一道曙光,即為「納沙布岬初日詣」。
↑納沙布岬四周的風景〈朝那沙布岬燈塔的方向〉
↑納沙布岬四周的風景〈朝「四島之橋」的方向〉
↑1872年建成的被稱為北海道最古老的納沙布岬燈塔,位於海拔約10m的根室半島的
最前端。高度約14米。從側面看和以前的牛奶運輸罐相似,有懷舊的氣氛。
↑日本本土最東端的燈塔,被選為「日本燈塔50選」之一。
【 風蓮湖 春国岱 】
↑風蓮湖湖水面積57.5km,周長96km,是橫跨根室市和別海町的半鹹水湖〈指的是鹽度
介於淡水與海水之間的水域,大多見於河海交匯處〉。
↑春国岱就在風蓮湖附近。在這範圍有廣泛的濕地、石林、沙丘等豐富的自然景觀。
↑風蓮湖
↑道の駅 スワン44ねむろ-- 它就在風蓮湖旁,可以在此就近觀賞。
↑湖的對岸就是春国岱了,看起來就像浮在水面上的森林,和沙丘的印象不同。
前往春国岱,將車子停在春国岱木道入口
↑春國岱是沙洲地形,長約8km、最寬處約1.3km,面積約600公頃,將風蓮湖與根室
灣隔開。
↑春国岱---名稱源自於愛奴語「スンクニタイ」(蝦夷松、林《エゾマツ・林》)
↑春国岱有史以來幾乎無人涉足,保持著高度的原始性,是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植被、
野生動物的自然景觀地。
↑沿著木棧橋前進~~
↑橋的左邊的風蓮湖
↑右邊是根室灣〈鄂霍次克海〉
↑這裡是經過數千年由沙子慢慢堆積而成的沙洲,海拔僅有2公尺,周遭延綿的一整片
原生林彷彿像是浮在海面上的森林般,是個非常罕見的珍奇景觀。
↑走在僅有數公里的步道上,便能看見海岸、草原、鹽性濕原、潮間帶以及森林等,
同時這段步道也是各式動植物們的棲息地,或是候鳥的休憩場所。
↑遇到2隻鹿出來散步、用餐
↑這裡是分歧點,我們打算走比較短的那一條 --- キタキツネコース
↑這裡的水鹽分偏高,所以樹木無法存活而枯死。
準備往回走囉~~
↑阿智還是依往例走下橋去摸摸風蓮湖的水〈旁邊那家人,我們今天一共遇到3次
《納沙布岬、春国岱、野付半島》唷~~ 真有緣!〉
↑我們一直發現湖邊有白色泡泡,近拍發現好像是螺〈在呼吸嗎?〉.....
↑再摸一下根室灣〈鄂霍次克海〉的水吧!
↑最後一瞥,準備離開囉~~
【 野付半島 】
會來野付半島,純粹是阿智看到日本電視節目的介紹,覺得這裡很特別....
↑在野付半島的路上,兩邊都是海~~
↑這裡是日本最大的砂質半島,全長26公里,是由『標津川』排
放出的泥砂順著海流堆積成。
↑野付半島從3000年前到現在的地形變化,就好像一隻大蝦,突出在北海道東部的
根室海峽和野付灣一帶。
↑野付半島觀察花和鳥的情報,一般會把車停在野付半島ネイチャーセンター
↑如果不想用走的,可以在野付半島ネイチャーセンター搭トラクターバス到
トドウラ廣場,大人500円/小学生300円/幼児無料
↑紅色的建築物就是野付半島ネイチャーセンター,裡面有賣紀念品和吃的東西。
我們選擇用走的到トドウラ廣場
↑在行走的途中,發現這裡有好多隻公鹿,悠閒的坐臥在水邊。
↑抵達トドウラ--- 這裡到江戶時代中期為止,是由赤松和蝦夷松構成的原生林。但是
半島周圍的地面沉降,導致海水滲入,變成枯萎的森林。
↑野付半島和野付灣是ラムサール公約〈Ramsar Convention〉中登錄的溼地,
走過這個棧板橋就可以抵達景色荒涼的トドワラ,彷彿走向世界的盡頭。
↑我們先走海上步道,風蠻強的,小心別掉落!〈走的時候,感到小小的頭暈〉
↑過了橋之後,就開始石子路的步道
↑遠處有看到三人在走動,那裡還有沙洲嗎?
↑這樣的景致很特別
↑我們沒有再往前走了,準備過橋往回走,要去看トドワラ了。
↑再回頭拍一下
↑阿智還是要摸一下野付灣的水
↑トドワラ
↑橫過海面的長橋
↑準備從トドワラ往回走囉~~
↑一邊走,一邊回頭拍
準備離開トドワラ往野付半島ネイチャーセンター前進
↑沿途有聽見鳥鳴
↑公鹿都起來走動了,還有一隻就在我前面50公尺橫越道路,只是我來不及拿相機拍....
如果搭車,就看不到這些景致了~~
↑今日的慰勞品
PS:
1.野付半島的介紹 https://nishimagome.link/2018/09/04/todowara/
2.野付半島的實地拍攝調查 :〈前篇〉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fre3VqDl0U
〈後篇〉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UQPwb2vDDA